請輸入關鍵字
國泰基金董事長陳勇勝: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不忘行業價值根本
2018-03-27 中國證券網

       今年是中國基金行業成立20周年,作爲最早一批行業從業者,國泰基金董事長陳勇勝在第八屆北外灘财富與文化論壇上表示,20年裏見證了行業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。陳勇勝認爲,“規範”二字是公募基金行業的立命之本。根據協會披露的數據,截至2018年1月底,中國公募基金管理人達到128家,資産規模達12.17萬億,爲數以億計的持有人創造了長期回報,累計實現盈利超2萬億元,公募基金産品自身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和完善,産品數量接近5000隻。

  随着規模的擴大,作爲從業者,陳勇勝認爲, 應該更加清醒,避免盲目追求“規模數字目标”,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立命之本,始終堅持不因利而爲,堅持規範有序發展。因爲隻有在穩健、規範的基礎上才能爲實體經濟和基金持有人帶來更多價值。

  20年裏,随着規模和産品的發展,形成了一大批與行業共同成長起來的基金持有人。他們逐步接受并認可長期投資、價值投資的專業能力,同時,他們也在不斷成熟成長,對基金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,陳勇勝認爲,決不能辜負這份專業之名,要不斷通過提升價值投資能力,努力爲基金持有人提供資産保值和增值服務。

  陳勇勝認爲,公募基金通過投資于資本市場、進而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,行業自身的投資能力也得到有效地提升。服務和研究這些企業,有助于提升基金公司投資和研究的戰略高度和前瞻性,避免“看圖擇時”、“熱衷于短期規模業績”、“短期熱點炒作”等不良投資風氣,幫助基金公司練好價值投資、長期投資的專業内功,有利于基金公司自身的長遠發展,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健康發展。

  在新時代下,基金行業的社會責任也在發生新的變化,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内涵。陳勇勝概括爲兩個詞:找方向,找痛點。

  找方向,顧名思義要跟着新時代國家的發展方向走。陳勇勝認爲,應該順應新時代下經濟結構升級的大趨勢,把社會資本引導配置到符合方向的實體經濟中去。

       找痛點,就是依托行業專業性,助力滿足民生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痛點和需求,例如公募基金行業近年來在養老金産品的保值增值方面所做的努力。

       截至2017年底,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各類養老金超過1.47萬億元,社保基金自2001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8.37%,企業年金自2007年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7.57%。公募基金作爲社保基金、企業年金和基本養老金的主要管理者之一,可以說是爲養老金産品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貢獻。陳勇勝認爲,未來整個行業在這個方面的發展會有更大的期待,這也就是公募行業對社會、對實體經濟的價值所在。

Related reading
相關閱讀